经济观察报8月8日讯 央企新一轮董事会试点已经全面启动,日前,7家试点央企中5家央企的董事会成员也已悉数到位。
和前一轮17家董事会试点央企相比,在新一轮试点央企外部董事配备中,国资委“多用自己人,少用外面人”的思路开始更加明晰,同时,国资委也开始着力培养“自己的”专职化董事队伍,以为今后更多的董事会试点企业提供经验和人才储备。
少用“外人”
杜胜利,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副所长。近日,他又多了一个新的头衔: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的外部董事。“我已经去开过两次董事会了,不过因为董事会试点才刚刚开始,现在还在建章建制的阶段。”他说。
近日公布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名单中还有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屠海令、原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长恒,以及原中国卫通集团总经理张海南。相对于其他三位浓厚的央企血缘而言,杜胜利的身份显得多少有些特殊。“这次进行董事会试点的央企,希望有一个财务、会计、金融背景的人。”杜胜利说。
而在此次其他几家董事会试点的央企中,非央企背景的外部董事身影也零星出现。北京交通大学的重组并购专家张秋生,被任命为中材集团的外部董事。此外,还有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大中国区原董事长何庆源、美国铝业中国区副总裁任滨彦以及春兰集团董事长陶建幸。这些“外人”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外部董事的名单上。不过,根据此次公布的21名外部董事名单不难发现,国资委正在收紧对“外人”的任用,在已经公布名单的5家试点企业中,每家央企都只启用一名“外人”担任外部董事,而在上一批第一家董事会试点企业宝钢集团5名外部董事人员中,非央企背景的外部董事就有3名。
国务院国资委董事会试点办公室副主任秦永法此前曾经统计过,以往试点的17家企业中,外部董事总人数达到63人,其中,中央企业原负责人39人,境内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财务会计、金融等专家12人,境外大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6人。“央企的人是国资委直接管的人,管理上可能更容易一点,所以国资委还是更愿意用央企退下来的人。”一位国资委相关人士直言。
在国资委进行董事会试点之时,对于外部董事的来源就已经有了明确的界定。包括“从中央企业现职或退休的企业负责人、知名经济学家和行业专家、投资机构和知名中介机构负责人、民营和私营企业家、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以及国资委机构副局级(含副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或者从境外企业家等。”不过,国资委似乎并不愿意将外部董事人才来源放得太宽。北京利记sbobet联合咨询管理公司总裁安林在去年进行的一次全国国资系统抽样调研中发现,“各地国资委在给国有企业物色外部董事人才时,似乎都不自觉、不成文地设定了‘就近取水’的框框。只在自家的系统内、地盘中寻找。”他说。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在外部董事的配备中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
已经启动四年多的央企董事会试点工作,在防范企业“一长制”和“内部人控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国资委相关领导也多次表示,“通过董事会试点,企业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实现了基本分离。”“眼下外部董事虽然不和经理人是一伙的了,但是也要防止出现外部董事和国资委坐在一条板凳上,一个鼻孔出气的现象发生,以免影响整个董事会的独立性。”安林表示。
不过,在新一轮的试点中,安林所谓的这种外部董事选聘的“自闭化”倾向似乎更为确定。
“随着董事会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未来董事会的职权、作用都要逐步得到落实。例如出资人的部分职权都要逐步授予董事会行使,像重大投融资决策权、内部改革重组权和子公司股东权等。”“启用更多具有‘央企血统’的外部董事能让国资委在放权过程中更加放心。”一位不愿具名的国资研究专家指出。
“专职化”加速
在减少非央企背景的外部董事比例的同时,国资委也在暗中发力,开始培养一批 “自己的”专职外部董事队伍,以为今后更多的董事会试点企业提供经验和人才储备。
在此批新的7家董事会试点企业中,吴耀文被国资委聘为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的外部董事、董事长。翻开吴耀文的履历表,2004年1月他从中石油副总经理职务退下后,2005年受聘于国资委成为央企第一家董事会试点企业宝钢集团外部董事。2008年底,吴耀文又以外部董事身份出任中煤能源集团公司董事长。“他不负责企业具体运营,而是主要负责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相关人士透露。
而就在最近,国资委又高调宣布,现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的宋志平同时担任国药集团外部董事、董事长。国资委企干二局副局长张志强当时表示:“董事会试点就是要建立职业化董事和董事长队伍,宋志平现在是中国建材集团的董事长,又担任国药集团的董事长,是职业化董事和董事长。”
业内人士也认为国资委正在通过这种探索,尝试建立一支职业化的外部董事队伍,为今后更多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经验和人才储备。
国资委上述人士表示:“我们央企里面有一批人,在央企做过副职,可以出来给国资委专门做外部董事,同时给几个企业做外部董事都可以,做得好的还可以做董事长。”不过对于这种做法,安林指出应该关注外部董事专业化的问题。“一些行业专家常常被委派至与其所熟知领域‘风马牛不相及’的企业里做董事。其结果,这些董事很为自己不能发挥‘懂事’作用而犯难。”他指出。
同时,他也指出,在专业技能上,这批专职化的外部董事中富有“产品”运营经验的实业家偏多,而谙悉 “资本”运营的能手却太少。所以,面对相关资本市场的决策,外部董事往往压力很大。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康怡 王宝宁)